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校友动态

最美校友 | 岂唯逐功名,赋诗亦有才——访上海协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霆章校友

发布者:校友与学院发展中心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对于毕业多年的众多校友来说,这里的一切依然还是那样的迷人,历久弥坚、醇香动人。但是也有人说,华理是个“理工男”,到处只能看到冷冰冰的实验设备。其实不然,华理其实还是个充满情怀的地方,当你游历校园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校园中处处有美景,美景中处处有情怀。

你看那青春河畔,有学子们留下的抒情诗篇,再看那大草坪上,也能感觉到一代代华理人走过的痕迹,也许,这就是华理精神,因为越人文的东西越能植入人心,越能让人记忆深刻。

但华理人往往又是低调务实的,就像华理的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一样朴实无华。如果说华理精神哺育了一代代华理人,那么从充满“爱”的华理校园走出的一代代校友们,也都时时刻刻在践行着这种华理精神。

王霆章校友正是这样一位践行华理精神的企业家,而令我们震撼的却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诗人”,一位已经写了差不多近40年,出版多本诗集的当代诗人,华理青春河上的《青春桥》一诗便是出自王霆章校友之手。诗云:

华理有桥  与校同生

原始木质  朴素无华

承载历代先辈开拓足迹

中兴之际  固以钢筋铁骨

负重前行不缀  又历风雨

86届学子  毕业卅载  日复念之

遂群献善礼  修缮一新

并名之“青春桥”

寄青春无悔  感恩母校之意

王霆章校友是华理86届毕业生,于2002年获得华理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任华理“星期四”诗社社长,后留校执教“现当代中外诗歌赏析”。作品见于《诗歌报》、《上海文学》等报刊,入选《当代学院诗选》等,编著有《走向成功》、《镜子里的陌生人》。现任上海协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3月29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徐汇区龙华西路的上海协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见到了这位儒雅的诗人企业家王霆章,与其聊起了华理过往,聊到了企业人生,也聊到了生活爱好,在他略加思索的回答中,记者也慢慢地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低调企业家创办的卓越化工企业

可能有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上海协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但是说到其供应商,化工行业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诸如德国巴斯夫(BASF)、塞拉尼斯(CELANESE)、法国阿克玛(ARKEMA)都是其原料供应商,并且该公司还是20多家顶级跨国公司的代理商,一大批知名化妆品企业如P&G、Henkel、OSM等均为其客户。正是因为公司只做B2B,因此并不为人熟知。随着近些年企业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之后,企业从创建之初营业额只有几百万,现在每年已经达到了4.25亿,除了作为一些知名化妆品公司的供应商之外,公司还非常重视研发,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并且与母校合作研发,这样的经营模式给企业带来强健的发展后劲,推动着企业不断地创新和腾飞。同时,王霆章校友还是一位慷慨的老板,每到年底,他会拿出巨额资金奖励公司的员工。王霆章校友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内部是学习型组织,外部,鼓励员工继续学习深造,关心每位员工的成长,其所在企业员工的收入也是同行业中比较高的,这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制。

在王霆章校友向老师们和记者介绍企业概况的时候,有一点十分吸引人:企业里会举办读书演讲竞赛。“一开始只有我们一家企业在做这件事,后来别的企业也开始做,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在企业管理的经验上,王霆章校友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足够的人文关怀,我们公司员工的离职率非常低”。王霆章校友坦言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的爱好有关,没想到却为企业管理带来了真实的良好效果。“现在的企业,都在经营产品,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赢得人心。”这也许就是王霆章校友的企业管理之道。

低调的企业背后往往有一个低调的企业家,王霆章校友正是这样一位低调的企业家,他的低调主要体现在公益事业上,“我做捐赠基本上不会留名,我之前为上海郊区的一所小学捐赠了一套IT系统,方便教师授课与学生听课,我认为这样的捐赠更加有效。”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上海协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荣膺“最具成长价值企业奖”。在行业内,上海协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优异的口碑,被评为“珈蓝集团优秀供应商”、“上美集团优秀供应商”等。除了做贸易之外,公司目前也致力于产品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我们目前是这个行业内首个做到单品销售过亿的公司”王霆章校友自豪地说道。

一名“理工派”诗人的华理情结

谈到华理,谈到商学院,王霆章校友便竖起大拇指,不断地感谢商学院的培养,称赞如石良平教授这样的良师益友。“我很喜欢华理的活动,去年商学院的返校日,我还悄悄地去参加了,非常棒”,王霆章校友笑言。

大家普遍认为理工院校的学生很枯燥,不可能出诗人,因为大家都觉得诗人通常出自人文气息较浓的地方。但是,作为从理工高校走出的王霆章校友,却是另类诗人。虽然没经过系统的写作训练,但是他有着天然对诗作的感觉,尤其来到华理之后,虽然每天面对一些实验仪器,但是他并未放弃对写作的执着情感,在业余时间抒发对时代的感触,通过诗作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真挚感情。那时的华理校园更为开放,大家有着更为自由的思想碰撞,具有文艺气息的学生也非常多,因此,在校期间,王霆章创立了“星期四诗社”,“我82年进学校,那个时候有‘五一征文’活动,我写了第一首诗‘我们是钾’,钾指的是金属中最活泼的元素……比起文科背景的人,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写的诗可能更具实一些。”王霆章校友分享道。他还透露,目前正在筹备整理“三十年华理诗歌集”,希望将三十年华理人的精神风貌记载下来。“华理有桥,与校同生。原始木质,朴素无华……”青春桥头优美的碑文正是出自王霆章校友之手,同时,王霆章校友也是青春桥的捐赠者之一。

人文精神如何传承?——追忆“第二课堂”

在王霆章校友的分享和交流过程中,时常谈起华理的“第二课堂”,他在与我们分享PPT的过程中,风趣地说道:“是不是有种听第二课堂的感觉?”关于如何培养理工科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国的诗歌文化这个问题,王霆章校友认为“第二课堂”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我大学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的有效性。”他说,“我们那个时候的口号就是让学生‘除了懂精细化工,还要学会弹钢琴’,学校并不是把学生当机器人培养。正是学校的政策使得理工科学校也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关于当代诗歌文化的传承,王霆章校友谈到八十年代的“中国启蒙运动”,谈到大学时期的上海高校“四大诗社”(当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各有诗社,合称“四大诗社”)……“那个时代是中国青年人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我上大学第一次在图书馆读到了尼采的‘谁给了我们海绵去擦拭整个地平线’,第一次了解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我认为对文化的传承来说,一方面学校要培养青年人去喜欢它,比如说学校图书馆多一些人文类的书籍;另一方面要为青年人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如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创立社团等。”“对于青年人来说,独立的经济,独立的思考,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王霆章校友如是说。在采访中,王霆章校友一再强调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对从农村来到大学的孩子产生的重要影响,“很多农村来的孩子到了大学才接触像钢琴这样的乐器,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是非常必要的。”

“赚钱”与“人文”——一个硬币的两面

作为实业家的王霆章校友“不靠写诗赚钱”,正如他曾经写过的那首诗——“诗是写给自己看的”。对于“实业家”和“诗人”这两个标签,他并不认为之间有任何矛盾。“我并不认为赚钱和人文追求之间有冲突,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反而要关注的是如何去协调与使用。曾经有一个阶段写诗的人很奇怪,他们关注的不是人文、历史和情怀这些纯粹的事情,然而对于我来说,诗歌不仅是我的爱好,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调节和放松。”

关于“赚钱”与“人文”二字的关系,王霆章校友用上学期间的“学习”与“交朋友”类比。“对于学生而言,本质的工作是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也会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成绩是可识别性的东西,背后也会受到环境(志同道合朋友)的影响。”王霆章校友认为对于本职工作做到“合格”就够了,而工作之外的兴趣往往能够给生活带来锦上添花之效。

寄语学生:做“我愿意”的,“剩”者为王!

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王霆章校友说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从央企“北方”到上市公司“白猫”再到如今自己创办的“协瑞实业”,王霆章校友“一步一步被推着往前走”。在这个过程中,王霆章校友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做最棒的化工,做化工事业里面最疯狂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的职业与行业选择,王霆章校友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重要”,“我很羡慕歌手这个职业,他们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结合在了一起,这样能够做好事情的几率更大”。“在这个世界上‘我愿意’三个字是最难得的,如果有了梦想,你就去做吧,不求回报、飞蛾扑火地去做,做着做着才有希望……在我们化工行业有一句话——‘剩’者为王,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往往是坚持到最后的人。”王霆章校友认为随着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变化,本土化妆品行业将会进入飞速发展期,对于感兴趣的毕业生来说,化妆品行业将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采访后记

王霆章校友风趣幽默,茶话间向华理师生分享了自身的切实经历和人生感悟。谁说化工男没有人文情?谁说做商人不会赋诗书?事业与爱好,本就该相辅相成。王霆章校友告诉我们:华理学子,应会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