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华理师说

【华理师说】杨桂菊:疫情之下,中小制造必将触底逆袭

发布者:MBA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就处于困境中的中小制造企业,雪上加霜。短期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企业迎难而上、触底逆袭的新契机。短期而言,中小制造业会因为用工困难、成本上升、订单减少而举步维艰,大部分勉强开工,处于维持生存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长期来看,会有部分企业,抓住市场需求变化与重新洗牌的契机,在疫情中凤凰涅槃,通过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实现换道超车。


严冬过后一定是春天。2003年的“非典”疫情,催生了中国的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等一大批互联网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能说没有疫情逼迫的“功劳”。解决中小制造企业采购、销售、信息以及融资等的互联网平台,将乘势得以大规模发展。这些平台对提高经营灵活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大有裨益。同时,疫情也将倒逼其加快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


中小制造将加快实现智能升级


疫情的发生,使得大量劳工无法按期返岗,企业难以正常运转。同时,疫情也让经营者深刻认识到,大量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和风险会越来越高。因此,长期来看,经营者势必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推进智能制造转型,从而更好应对劳动力的波动。政府也会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建设智慧车间、智能工厂,探索柔性生产模式。


中小制造会更加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可视化,通过分析供应商、生产、仓储、物流以及客户等整个链条上的数据信息,实现业务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数字化有助于各层管理者全方位监控数据,从数据中识别问题、机会与发展趋势。此次疫情之后,中小制造企业会也会更加重视对商业智能(BI)、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实际应用,并对数据分析有着迫切需求。


疫情也必将倒逼中小制造实现网络化转型


对工业互联网的远程智能服务需求,在新年伊始的海量办公业务中,已经呈现爆发性增长。可以预见,制造企业会对远程协作的任务管理、项目管理等软件提出迫切需求。因此,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智能服务,增强远程指导,基于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进行故障预警,这些智能服务会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


面对疫情,中小制造迎难而上,危中寻机,一定能够迎来中国制造美好的春天。



杨桂菊博士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

资深会员,学会论文评审人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论文评审专家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