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项目新闻

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

发布者:MBA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学位授权点名称:工商管理

学位授权点代码:125100

授权级别:硕士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2022年12月15日

一、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本学位点培养目标和主要的培养方向,年度发展概况

华东理工大学于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作为中国第三批院校开办MBA教育项目,并于1998年招收了第一届MBA学生。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中国第二批院校开办EMBA教育项目,并于2009年招收第一届EMBA学生。2017年,EMBA纳入全国联考后,成为工商管理硕士(MBA)特色班级之一。

华东理工大学MBA开设全日制、非全日制中文班,同时开设特色方向大健康产业管理班,并与知名大学联合开办全日制美国罗格斯国际班、全日制英国华威国际班、非全日制法国雷恩EMBA双学位班。智能制造与智慧运营、大数据商务分析、领导力与组织管理、洞察商业趋势的新营销管理、创新创业管理、新兴产业金融投资、国际商务等七个中文模块课程持续改革创新,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

华理MBA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主流项目之一,培养目标为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将商业中的规律与理工科大学所具有的数理能力、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科技优势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这个过程的顺利实现。以国际化、差异化、多元化作为项目的发展特色培养学生6000余人。

本学位点学生培养重点关注四个层面:一是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以及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跨文化沟通与管理能力;三是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将相关理论、工具、方法运用于企业实践,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四是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整合多学科知识,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2022年度工商管理硕士(MBA)录取人数417人、毕业人数324人,学位授予人数345人。

2、师资力量和师资变动情况

本年度本学位点师资情况见表1。

表1  2022年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点师资情况

1671425815485017849.png

本年度本学位点导师情况见表2。

表2  2022年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点导师情况

1671425843745002604.png

本年度本学位点老师获奖情况见表3。

表3  2022年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点老师获奖情况

1671425856974029915.png

3、科研情况

本年度本学位点老师共申请横向课题9个、纵向课题9个;结题横向课题15个,纵向课题6个;在研项目横向课题2个,纵向课题28个,汇总表见表4。

表4  2022年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点课题汇总表

单位:万元

1671425874238016412.png

4、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位点本自然年度内申请答辩、授予学位人数情况见表5。

表5  2022年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点答辩级学位授予人数

1671425889202021363.png

5、招生和就业情况

(1)招生情况

MBA/EMBA录取工作有非常严格的工作流程,整个录取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在校研究生院、校纪委、院招生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由MBA/EMBA项目部具体执行。在录取程序和标准方面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保持一致。教育部对MBA/EMBA考生的学历和工作经历有统一的要求,我们严格遵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达到我校MBA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后参加我校复试。复试包括政治理论考试、个人综合素质面试(英语面试、中文面试)和个人背景考察三部分。考生按照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换算成综合成绩后排名录取。录取按照初试和复试成绩的综合排名进行录取。

本年度在研究生院名额批准下,招生录取达到417人(全日制190人、非全日制227人)。本年度招生宣传围绕项目大健康产业管理班、国际化项目开展。截止至今2022年度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共发布446篇,与去年同期发布数量较为持平,单篇阅读人次过千的内容共计74篇,较去年增加72%。从形式和内容设计上较去年相比从三个角度有所突破:(1)多维度细化招生政策宣传(班型介绍、奖学金政策、模块课程介绍);(2)形式丰富、趣味性增加(新生大数据、投票活动、班级&班导师亮相);(3)内容成系列化,专题化(老友记、奖学金、考官面对面等),宣传维度更为多元,对标人群细分,有扎实的内容输出,内容贯穿从报考到毕业整个学习时段。其中阅读量比较高的内容为招生政策:32;活动:17;专访17;品牌:8。

(2)就业

本学位点今年就业情况如表6,主要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就业的学生比较多。

表6  2022年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点就业情况

1671425907331032138.png

6、思政教育和学风建设

本专业学位深入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三全育人”。

在教师层面:

(1)将思政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的首位,纳入教师年度学习和培训计划中。每年对新上岗博士、硕士生导师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强化教师思政师德学习,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优宣传活动。

(2)依托党支部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和学院制度,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规范纳入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

在学生层面:

(1)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构建思想政治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注重价值引领、能力达成和知识传授与探究三者的有机结合。

(2)持续完善“辅导员+导师+任课教师+班导师”的思政工作体系,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齐参与,思想教育覆盖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管理等各方面。

(3)持续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三大体系”,搭建研究生育人平台。

7、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

多次修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学院绩效考核体系;修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关于资助教师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实施办法》《商学院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资助管理办法》等制度,以鼓励教师学术交流;制定《商学院案例立项实施方案》以鼓励老师案例写作;建立健全学院各项教学培养制度和流程,对获得讲学成果奖、指导学生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案例撰写、发表以及教学研究论文的教师进行奖励。对于教师自编的材料,如能在两届学生中试用通过,学院将资助出版。校研究生院、校教务处和学院对案例建设和教材编写、参加研讨会、购买教学资料进行资助。

2022年本专业共开设230门次课程,开设了智能制造与智慧运营、大数据商务分析、创新创业管理、洞察商业趋势的新营销管理、领导力与组织管理、新兴产业金融投资、国际商务等7个专业选修模块共48门选修课程,开设了4个中外合作项目,其中开设罗格斯大学6门课程,华威大学5门课程,ICN商学院3门课程,雷恩商学院10门课程,共有414人选修该上述选修课程。

本年度新增了国际商务模块,本模块旨在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规律,理解地缘政治与国际商务关系,熟知国际商法规则,擅长跨文化管理,适于在跨国公司、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商务代表、国际商务师及国际化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共设有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数字贸易与现代服务贸易、国际商法与合规化管理、国际商务谈判与跨文化沟通、中国与国际经济热点解读五门课程。

本专业主要通过开设《学术写作与文献检索》必修课、论文政策解说会、专题论文讲座等各种类型的课程或者讲座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本年度开展的学术活动见表7。

表7  2022年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点学术训练活动

1671425921435029045.png

8、学术交流

本年度因疫情影响,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老师和学生数量大幅度下降。本学位点全年度学生参与出国交换相较上一年有所增加,达到31人。

9、论文质量和质量监督---徐婷婷

导师遴选和上岗严格遵照研究生院管理制度,研究生导师上岗资格审核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由本人提出申请,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各学院会同科研院或文科处对申请者科研成果以及在研项目与经费进行审核;导师组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初审,并给出同意与否的意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上岗招生条件,结合本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上岗招生的研究生导师人选;研究生院依据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审核结果最终确定下年度实际上岗招生的指导教师名单。

针对学位论文格式不规范性的问题,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于2021年开始专门开设了学位论文格式讲座,主要从论文格式要求、论文格式难点、常见格式错误、格式问题答疑等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2022年总计送审论文359篇,未通过盲审22人,不通过率为6.1%。2020年度上海市学位办公布了2019-2020学年的后抽检情况,2019-2020学年本专业共授予学位251人,抽检人数29人,未通过0人,不通过率0%。从该比例上来看,2022年相比2020年不通过率逐年下降,2022年后盲审全部通过,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在2022年度,一位MBA学员的学位论文被他人举报完全抄袭,经过调查,情况属实。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学校制度,取消了该名学员已经获得的学位证书。

10、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

商学院专设MBA项目部,全面负责工商管理硕士的招生、学生事务管理等工作。另设有教学与学位管理部、学生事务部、职业发展部,分别管理教学与学位工作、学生活动工作以及就业实习指导工作。

教学与学位管理办公室有11名员工负责教学和培养工作,主要协调和分配教师资源,安排课程及论文导师,监控教学和论文质量。为进一步规范MBA/EMBA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学位管理部统一组织综合考核评估,每学期两次,主要考察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等。每门课程中间和结束后,由班导师、教学和学位管理、项目部收集学生对教师上课的建议和意见,并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打分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对学生反应的教学质量及时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改进教学质量。每年会进行优秀班导师评选,鼓励班导师积极建设班级工作,聚焦班级凝聚力建设,带动班级班风学风。

在2021-2022学年的校级优秀教师评选中,郁文蕾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师三等奖。上海市MBA教指委优秀论文奖2篇,优秀论文提名奖3篇;校级优秀论文2篇;研究生院教材立项2项。

11、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

本年度,本学位点科学研究水平获得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科研项目方面,本学位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以及人才计划项目保持稳定增长,案例撰写数量稳定增长。

本学位点充分鼓励学术前沿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设立了多个系统化科研中心,现具备1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建立了4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所、金融物理研究中心、临港-华东理工大学自贸区创新研究院和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其中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由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奥利弗哈特担当主任,定期举办了“数字经济下的合同治理”大型学术研讨会和系列论坛,与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探讨了“合同治理的新方法”在中国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商院云讲堂为陪伴学校全体师生更有意义地度过这段居家、在校时光,助力同学们更好地线上学习,提高实际技能,进一步开阔全球视野,面向全社会公益开放,2022年共开设三个系列讲座共计24期,邀约了30余位企业嘉宾代表和华东理工大学专家学者产教深度融合,累计观看量总计约58万热度值,获得了众多师生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12、文化建设

(1)本年度上半年线上授课为主,学院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加强了“华理师说”、“知行合一”、“商院云讲堂”、“连线未来职场”等系列活动举办,邀请均瑶集团、延锋、耐克等知名企业管理者发表专家观点,探索各行各业未来发展趋势,在疫情期间为各位学生注入精神力量。

(2)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紧密结合,通过与云南寻甸定点帮扶活动搭建乡村振兴桥梁;同时组织城市文明及校园公益等方面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3)在丰富校园生活方面,加强学生有条件的参与“戈壁挑战赛”、“亚沙赛”,定期举办学院“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以及“体育嘉年华”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气氛,展现出当代研究生的青春力量。

二、 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落后,排课等多用手工排课的方式。目前班级项目及班级的多样化给排课以及老师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学生入学开始的学生信息到排课、选课、到收费管理,都需要通过信息化来贯通,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2、随着行业发展,新经济政策的落实,学生对目前的选修课提出更多要求,希望能结合现有热点行业进一步改善选修课程,比如双碳ESG,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

3、论文流程经过几年的改进,整体控制良好,但是论文指导全过程学位办公室的监管有一定延时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保证论文流程问题反馈的即时性。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建设规划

针对本学位点目前的问题以及发展目标,制定以下改进思路和措施:

1、全面建设信息化,提升学生及任课老师、导师的体验;论文全过程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开题报告、论文初稿、预答辩稿等都通过信息化系统提交,导师与学生的指导记录系统中清晰可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办公室可以及时介入并跟进处理。

2、全面启动培养方案更新工作,进一步贯彻学院使命“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在原有模块课的基础上,开设新能源新材料、双碳ESG等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小模块或者能够供全专业学位学习的平台课程。增加Phython等工具课程,并通过引入企业大学优质课程等措施优化现有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