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华理师说

【华理师说】柯奕、阎海峰《第一财经》评论:上海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发布者:MBA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根基,是经济繁荣的持久动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制造业回流,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资本、技术展开了激烈竞争。对于各国金融中心而言,维持一定的制造业比例,可以平衡资本配置,对冲金融风险。纽约、东京等金融之都在加速自身产业转型。


例如,作为贸易港口和金融中心的纽约,在2008年之后就加大了制造业发展的力度,通过人才培养战略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成功将谷歌、Spotify等硅谷巨头,以及一大批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科技独角兽企业引流到本地投资建厂或设立总部。再如,在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传统制造业行业向外迁移时,东京政府采取了加强产业融合的政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来保持制造业竞争力。


与此类似,在新一轮发展进程中,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对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不低于25%的比例。虽然这一目标与2018年年底上海制造业占GDP比重相比,下降了5%左右,主要是上海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所做的主动的战略性选择,即逐步压缩甚至淘汰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见,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已定,对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加大投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趋势正在形成,假以时日将会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相信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的新产业将会出现。

1.png

2018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增速(《第一财经日报》8月27日 A11版;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机遇难得

为什么一直强调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使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定的体量和支撑力?原因在于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有效带动科技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只要城市生产供给能力与需求能力间的平衡不被打破,那么即使制造业比例减少,三大产业间也就能保持良性循环关系。可以说,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直接关系到上海经济未来的健康稳定。


此外,从外部环境看,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是目前全球竞争的新焦点。如果忽视了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放弃庞大的新市场,也会错失未来经济的增长引擎。而且,如果不能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发展出高质量的技术,核心技术就会被“卡脖子”,国家就会失去对未来工业的自主权,大量依赖外部进口的结局就在所难免,未来的国际贸易收支也会严重失衡。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的桥头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理应在承担国家战略中起好带头作用,着力突破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海制造”。


上海优势何在

上海作为国内人才高地,不仅人才储量大,而且水平高,聚集了世界级的多元化人才。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3的人工智能人才聚集在上海。目前,上海对制造业投资的吸引力已有所显现,特斯拉在临港区建设的超级工厂,远期将带来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瑞士工业巨头ABB的机器人工厂、大众纯电动车、国能等百亿级的重大高端制造业项目,也相继在上海落户并开工建设。

高端制造龙头企业的落户,可以带动所在产业区上下游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营造产业园区的创新氛围。只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自身人才、资本优势,上海必将吸引更多世界级高端制造业企业在沪落户。上海有许多著名高校,通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企业与高校等非产业链上机构逐渐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也将大大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学习能力。


上海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信息化基础,将制造业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可以收集海量大数据,通过云计算、边缘计算,可以对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困难进行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全国其他地区制造业的升级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全方位、深层次帮助企业对接解决关键技术与基础科学问题所需的要素资源。


上海还要完善虚拟创新服务平台等制造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制造业全价值链环节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例如,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打破制造业企业封闭式生产模式,使产品向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客户需求。


现状与未来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例,上海目前在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全国70个大中城市,其中有4个新兴行业排在第一,5个排在第二。排在第一的分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排在第二的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尽管新兴企业数量较多,但占当地注册企业数量的比例为30.76%,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仅排第17位。显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虽快,但体量还不够大,比重还比较低,支撑力还不够强。


不过,一些行业发展趋势喜人。以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此二者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新动能正持续增强,行业产值分别增长7.6%、6.7%。


生物医药行业在技术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推出了附加值高、创新性强的新产品。拿占比最高的医疗机械行业来说,出现了一批服务于智慧医疗,涵盖互联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多个高科技领域的智能医疗装备企业。此外,还出现了首个被世界顶尖医学杂志报道的医疗器械产品——微创的火鹰支架系统。行业内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46家,比去年底增长2.7%。上海正在形成较为完整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链,有潜力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策源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产品产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41.1%,尽管这还不足以对冲传统汽车产业近年来向成本更低地区转移对经济运行数据的影响。未来进一步释放汽车行业创新动能,以创新为动力加快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应该是平稳实现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质量的关键。


另外,虽然目前并未形成相对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链,但依托“上海制造”、“互联网+”战略,上海可以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以高端整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高端整车环节的发展不仅会增加新工厂,还将促进相关企业生产管理方式的改变。例如,上汽大众预计在2020年竣工的全新MEB纯电动车智能化、数字化工厂,采用了大量数字化的流程管理及数字化设备。可以预见的是,数字化会为工厂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迎来效率红利。


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为掌握自主技术,加速自身转型升级,汽车行业正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同时鼓励工程师在互联网汽车、新能源汽车领域创业。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上汽自主品牌互联网汽车是人工智能与汽车技术融合的典范,车辆可以通过阿里的云端技术学习车主的驾驶习惯,为车主提供多样且个性化的服务。产品推出两年已形成了50万辆的销售规模。上海也为互联网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并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外,上海市还将进一步加快开放更多的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这些都将有助于行业能量的积聚。


总之,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着重抓紧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引导高校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研究院,尽速打通、完善人才链;二是推进高端制造业企业及重大项目落地,加快相关企业集聚速度;三是鼓励相关行业从业者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创业,加快完善产业链布局。四是加强“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运用,加快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来源:第一财经 | 2019-08-26 | 评论 | 作者:柯弈、阎海峰 

链接:https://www.yicai.com/news/10030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