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媒体视角

【第一财经日报】阎海峰:营商环境是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软实力

发布者:专业学位中心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在2019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总体排名比2018年大幅跃升了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而上海作为样本城市之一,权重达55%。针对世界银行提出的报告,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阎海峰就提升上海营商环境,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获得新一轮发展发表了见解,评论全文《营商环境是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软实力》刊载于2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A11版“第一评论”栏目。以下是文章内容。


阎海峰/文


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优劣,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营商环境报告,对引导全球投资和贸易流向具有很大影响力。

令人兴奋的是,在2019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总体排名比2018年大幅跃升了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而上海作为样本城市之一,权重达55%,为佐证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获得了全球认可。


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一种软实力


纵观历史,上海在中国乃至全球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相当程度上正是有赖于其所具有的国际水准、高度包容的营商环境,这已经成为上海的一种精神品质和内在气质。

或许有人会认为,上海的吸引力主要靠的是地理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实不然。如果放眼全球,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那些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城市多半具备必要的地理优势,但国际上显然也有不少地理区位良好,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地方。

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一种软实力,营商环境的优劣,反映的也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作为一种内生能力,它也是一个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所谓内生能力,它主要来自当地人们的创造性,并内化为一种文化。

不同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便宜的要素价格、简单的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这种内生能力可以视为营商环境的升级版,是一种更加持久的竞争力,也是一个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2019年春节后的第一桩大事来抓,的确是抓住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牛鼻子,意义深远。

作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需要也应该能够率先走出简单依靠比拼优惠政策,甚至人为降低要素成本来获得城市竞争力的传统做法,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积累经验、做出示范。目前看来,上海已经走在了前面。


全球资本寻找良好营商环境的本性不变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目前全球化遇到了一些挑战,经济民族主义有所泛滥,但是,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当数量的产业链全球化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任何一个单独的经济体想要改变它都很困难。而且,长远看也未必对自身真正有利。何况,全球信息技术的深化发展,天然具有打破地理空间壁垒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再者,全球资本寻找良好营商环境的本性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因此,只要世界不能回到国家间森严壁垒的冷战时期,全球资本就会循其本性继续寻找最合宜的营商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改革开放,加速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再凭借本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震荡和调整,未尝不是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获得新一轮发展的良好契机。因为,在开放条件下,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营商环境的竞争实质上是全球性的,上海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中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也是最有资格、最应该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城市。通过加速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全球竞争力,既是上海自身内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题中之义。


制度力量会强烈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规范和认知


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的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制度理论学者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经营环境中的制度力量可能会强于带来竞争性的市场力量。也就是说,在影响企业投资经营的两种主要力量中,以法律、政策等为代表的制度力量,可能强于来自竞争者为代表的市场力量。

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企业的战略选择不仅受到产业条件和企业能力的影响,而且是其所处特定制度环境塑造的结果。换言之,一个地方的制度安排不仅仅是背景条件,它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制定和执行战略以及构建竞争优势过程中能做什么。这些由政府以及相关机构施行的制度力量,作为营商环境的基本构成,会强烈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规范和认知。

我们以华为公司目前在美国等国家遇到的经营困难为例,无疑,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作为美国市场上的后来者和外来者,尽管面对的后来者劣势和外来者劣势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华为并不惧怕这种来自竞争者的市场力量。毕竟身为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其“天命”。正如身为厨师,面对厨房中的热浪是必需的。然而,当以政府为代表的制度力量出现时,或者说,当面对的营商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对企业的投资经营行为就会带来巨大影响。华为公司目前在美国等市场所面临的艰巨挑战,可以帮助我们从反面看到营商环境变化对企业投资经营的影响有多大。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实事求是地看,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所涵盖的主要领域,上海在绝大多数方面做的都是不错的,不仅在国内是显著领先的,很多方面也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领先水平,特别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等方面。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敢当“店小二”的意识和水平也获得了企业比较广泛的认可。不过,如果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将上海今天所进行的营商环境优化建设,放在历史和全球的视阈下来看,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还是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理念层面上,比照世界银行的具体观察指标,强调并不断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努力以服务者的心态扮演好“店小二”的角色,无疑是对的。但是,如果考虑到上海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中所扮演的先行先试的排头兵角色,我认为,在进一步改善服务的同时,从理念层面看,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这显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释放制度能力加以解决。

二是坚持公平、中性原则,既不歧视,也未必要优待,更不要搞今天歧视、明天优待的事情,真正从理念上坚持做到平等、一致,一视同仁。不以身份不同而差别对待,不以形势变化而差别对待,努力为海内外各类企业在上海投资经营提供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营造持久的吸引力。

三是站在全球产业竞争的高度,自觉尊重国际营商惯例,并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有效加强与营商环境优化密切相关的政策供给,大力提高政策供给能力。在当今世界经济深刻变化调整的时刻,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政策供给水平和供给速度,失去了必要的速度,很多机会就会丧失。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金融服务方面。

四是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除了政府各部门的努力之外,还要特别注重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比如知识产权问题,是高科技企业、高水平竞争中必然碰到的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机构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再比如,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恐怕也是依靠专业组织,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

在实践层面上,需要加强优化营商环境与城市相关建设目标之间的系统性和联动性,强化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措施与城市战略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差异化,提高针对性。比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对营商环境优化有哪些关键的、迫切的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营商环境优化又有哪些关键的、迫切的需求?其中关键的、迫切的共性需求又是什么?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在营商环境优化中逐步加以解决,相信上海的营商环境必将成为一种高水平、有深度、升级版的软实力,也必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持久的全球竞争力。